踮腳其實在古時候就有流傳,在西漢初期的《引書》內有關于踮腳的相關內容記載。
而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的八段錦內,也有關于踮腳的動作。八段錦的最后一式正是踮腳跟,以踮腳來讓全身震蕩,起到按摩五臟六腑的作用,以此來達到養生目的。
按中醫理論來看,我們的下肢經絡與脾經、肝經以及腎經相連,通過踮腳的方式可刺激到經絡讓氣血上涌,可幫助溫補腎臟、激發中氣。
那么,如果在生活中可以堅持踮腳的話,會給身體帶來哪些好處呢?
1.消除疲勞
在踮腳時,可以讓全身的血液循環都得到改善,對于疲勞的身體狀態可起到不錯的緩解作用。
2.保護心臟
我們想要靜脈血回流需要肌肉運動產生壓力來推動,而在踮腳時產生的壓力可以讓靜脈血回流增加。經常踮腳可促進下肢血液回流,讓心臟能得到的氧氣供給增加,對于心臟健康有好處。

3.強壯肌肉
有過踮腳經歷的人都知道,這個動作并不簡單,剛開始很難堅持下來。踮腳可以讓小腿肌群力量得到提升,對于改善人體平衡能力、預防跌倒以及保護肌肉等均有一定幫助。
4.預防痔瘡
在踮腳的時候如若可以配合呼吸來提肛,是可以幫助預防痔瘡的。建議在抬腳的時候吸氣提肛,放下腳的時候呼氣并放松肛門。
5.預防關節疼痛
人在處于坐姿時,關節周圍的血液循環以及下肢肌肉的活動會下降,新陳代謝速度也會下降一半左右。在踮腳的時候,可以讓這些“休息”的關節和肌肉活動起來,對于關節疼痛可以起到不錯的預防作用。
6.改善下肢血液循環
當我們踮起腳尖時,下肢的血液循環會隨之加快,血液更快地進行交換,對于預防下肢靜脈曲張、改善下肢血液循環有一定幫助。